失眠 减肥 熬夜 健康真知
100+高校联合辟谣,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来源:中国科协 时间:2021-11-25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首届“100+高校科学辟谣联合行动”于3月25日下午在京启动。十多位科普大V、专家院士、高校代表齐聚一堂,就谣言产生土壤、谣言传播机制、如何识谣辟谣等作了精彩发言,现场还分享了一些有趣的谣言案例,令人大呼“长见识”!

        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呢?来看一看有没有扫到你的知识盲区吧~

活动启动

        “100+高校科学辟谣联合行动”是建党百年科普中国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以及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新浪微博有关负责同志,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有关同志出席活动。

院士科学课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就公众十分关心的“食品添加剂”问题做了深度解读,五个“不等于”,一次扫清所有误区。

        你知道,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是让食品更好,更安全吗?

        添加剂不等于食品添加剂。添加剂有很多种,食品添加剂只是其中特殊的一种,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实行的都是列表制,经政府批准才被允许使用。

        非法添加物不等于食品添加剂。今年315曝光的“瘦肉精”问题,瘦肉精不是食品添加剂,在我们国家也不允许作为饲料添加剂,它用在饲料当中是非法添加物。

        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不等于就是有毒食品。万物皆有毒,无不毒之物,量微则无毒,超量食用,即显毒性,这是一个量的问题。

        食品添加剂有毒不等于食品有毒。食品添加剂是用来制作食品的,不是用来直接吃喝的。

        “天然的”的食品不等于“更安全”。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为误食毒蘑菇而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毒蘑菇是天然的,所以“天然的”跟“安全的”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食品添加剂自古就有了,点豆腐的卤水,炸油条的明矾,都是食品添加剂。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花样繁多的食品,我们就享受不到这么多口福了。

        知道这些,你还会对食品添加剂“闻之色变”吗?

思想交流

        生活中遭遇谣言不可避免,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研究员张宇识就在现场给我们讲了一个身边的段子: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叶盛也不堪其扰,他直言目前父母辈是健康医疗类谣言重点“攻击”对象。

        那我们应该怎么对抗谣言呢?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教师、副教授陈征有话说:你可能需要学点物理。比如说,众所周知的保健品问题,懂得“剂量”这个概念,就能少上很多当。

        人大附中物理教师、科普大V李永乐则表示,谣言普遍传播和教育方式也有一定关系,应试太多,实践太少。一个人若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完全可以识破那些“智商税”产品。但多年来,人们认为科学和数学唯一的作用就是考试、考证、考大学。

        那,传谣者和造谣者又是什么心理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樊春雷总结了三点:骗钱,虚荣,还有被煽动情绪而想分享“知识或经验” 。

        针对老年人容易上当的问题,樊春雷直言:我们应该像骗子一样“孝顺”!

热点讨论

        说了这么多,有什么具体举例吗?几位科普大V针对大家都非常关心的方便面问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就表示,方便面本身是安全的,但是只吃方便面可不行,小心营养不均衡!

        那么方便面怎样吃才健康呢?北京大学营养与食品教授马冠生支招:加点配菜、少用料包,就又美味又健康啦。

让谣言止于智慧,让科学跑赢谣言

        所以,我们还是要拥抱科学,不信谣,不传谣,用科学武装自己,好好守护身边每个人吧!

20余所高校学子视频连线参与活动

来源:科学辟谣平台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所使用图片为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