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资源
专家姓名
罗震
天津大学材料学院 教授博导
"罗震,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研究方向:材料焊接、特种加工技术和智能制造;在Acta Materialia、 Mater Des、Wear、Sci Technol Weld Join、Weld J、焊接学报等期刊发表SCI/EI文章1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为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Welding Manufacturing ,Spring, 副主编,焊接学报编委、焊接技术副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工程焊接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工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焊接协会理事。 参加了中国科协科普类图书:我是工程师科普系列《显耀的光-焊接就在你身边》编写;天津市 “ 焊接及机器人应用培训”科普基地主任。"
立即查看
李小瓯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李小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展示教育装备、流体密封、专用改装车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获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现任全国科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8)委员、中国自科学博物馆学会理事。
立即查看
梁忠伟
广州大学机电学院 教授、博导
梁忠伟,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强化研磨高性能微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太阳能智能灌溉装备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机器人智能装备研究平台主任。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联合重点及面上基金、国家星火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检索60余篇,专著4部,撰写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编《绿色制造丛书》—“射流冲击强化改性微纳研磨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章节。申请专利13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国际PCT专利6件,广东省重大科技成果4项,牵头制定并发布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标准等5项,被中国科协高度关注及报道,获国家农业科技奖、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冠军(金奖)等10项,获推荐全国农业科技成果一等奖。研发成果入选《国家绿色技术目录》及《国家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目录》等,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立即查看
李云志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高级工程师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先后在央企、研究院所从事系统工程、微电子可靠性及工业互联网方面研究工作,融合技术与管理知识,长期为企事业单位作数字化转型、物联网、数字孪生及数据管理方面普及培训。
立即查看
孙立宁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教授
"孙立宁,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副主任、江苏省先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专业方向: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装备、微纳米操作机器人与装备、先进机器人与控制等研究。曾担任国家科技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机器人与微纳制造技术主题专家。 科普经历:组织编写中国科技馆科技资源科普化项目——机器人科普书《遇见机器人》,主导苏州青少年机器人科普基地、苏州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科普场馆建设和运营工作,带领团队开发了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系列教材,担任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学术委员会主任,指导比赛项目开发和赛事规则制定。曾多次为全国重点高校、中小学开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专业相关的科普讲座。 所获荣誉: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国家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等。"
立即查看
王志刚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
本人1986年华中工学院本科毕业(2003年清华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先后从事液压和齿轮专业的研究、设计与制造,现从事学会、协会、标委会和中文核心期刊管理工作。发表论文5篇,主持编制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30余项,获省部级奖1项。
立即查看
彭涛
浙江大学 副高级
彭涛副教授,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分会副总干事、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工业大数据分会理事、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专家等;长期从事可持续制造系统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工业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数模双驱动的制造系统建模与优化、面向智能产品服务创新的全生命周期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科普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工信部集成项目、浙江省自然基金以及企业横向等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积极参与向社会相关行业、企业进行技术科普与技术指导工作。
立即查看
郑湃
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 副高级
郑湃博士是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黄铁城[智能机器人]青年学者席,数字化服务实验室和工业人工智能数字化服务团队(RAIDS)负责人,主要研究兴趣和专长为:人机协作制造系统、智能产品服务系统、数字化制造服务系统。
立即查看
汪俊亮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副研究员
汪俊亮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制造系统建模、运行分析与优化理论;工业大数据分析方法;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等国家/省部级课题4项,曾获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开发者大会明珠奖,中丽杯纺织智能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立即查看
朴钟宇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摩擦学与表面工程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70余篇,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绿色制造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黑龙江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土资源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担任《中国表面工程》《功能材料》编委,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浙江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立即查看
金红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 研究员
从事塑性成形领域期刊、标准及学会等工作。任锻标委秘书长组织制定的7项国家/行业标准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本人主编2、参编1),获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2次,组织标准宣贯10余次;任分会总干事推荐的两个项目入选中国科协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10余次;任常务副主编的两本期刊被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发表论文20余篇。
立即查看
黄筑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主治医师
黄筑忆,工作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脑血管病临床一线,常利用业余时间在医院门诊及社区内进行卒中防治科普宣传,并撰写大量卒中防治科普文章。现任上海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总影响因子52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