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资源
专家姓名
王航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本人长期从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地下结构、建筑综合体结构设计咨询等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先后多次获得市级、行业内和所在单位的优秀设计奖、咨询奖,对于各种工程现象具有独立的分析能力、经验和判断。
立即查看
戴特奇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副教授
戴特奇,重庆人。现任教北京师范大学,主要研究交通地理、教育地理、空间规划。已发表论著60余项,参与过第二次青藏科考的科普活动。
立即查看
潘可明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二十余年先后完成了北京市四环路、五环路、学院路、京津高速(北京段)、京台高速(北京段)、京礼高速(兴延段)、东莞市北五环路、东莞大道延长线、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等项目的桥梁设计工作。参加工程及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优秀设计、科研奖20余项;近年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
立即查看
陈鸿韬
广东省粤科标准化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
陈鸿韬,男,香港大学研究生毕业,教授级高工,现任广东省粤科标准化研究院书记、专职副院长、广东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教授、广东省科协标准化与质量注册专家联合体主席,香港品质保证局教授级高工,澳门国际绿色环保产业联盟高级专家、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特聘专家,长期从事标准化科学(工业类)研究,参与国家规章《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修订,主导多项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辅导600多家企业建设企业标准体系并为企业开展标准化科普工作,为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立即查看
贺晨
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四部 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工程师。从事航天系统总体设计,作为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航天精神传播”志愿服务队主要成员多次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曾在《光明日报》客户端发文介绍航天员在轨拍摄高清图片中的气辉现象。
立即查看
钱春新
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四部 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工程师。曾从事航天系统总体设计工作、光学系统设计工作,作为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航天精神传播”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多次组织线上线下科普活动,策划并录制“建设航天强国”系列4期科普视频。
立即查看
鲍密
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四部 高级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从事航天型号发射技术总体设计工作。作为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航天精神传播”志愿服务队主要成员多次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参与制作“建设航天强国”系列科普视频。
立即查看
袁婷婷
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四部 高级工程师
博士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从事航天型号的材料设计与开发,作为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航天精神传播”志愿服务队主要成员多次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担任“中央企业永远跟党走”工作展讲解员。
立即查看
胡振良
中国航天科工四院四部 高级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事航天系统总体设计,有大量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曾参加“星耀航天”科普大会,参加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航天精神传播”志愿服务队线上线下科普活动。
立即查看
刘江涛
新疆石油学会 高级工程师
"1989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就职于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先后在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信息化工作,2007年调入新疆油田公司科技信息处从事信息技术管理和科技交流工作,2014-2016年聘为油田公司信息工程类学科技术带头人,2017年聘为新疆石油学会副秘书长。 在专业方面,负责承担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推广项目5项,负责承担自治区科协重点资助项目3项,组织参与数字新疆油田深化应用、智能油田建设工程、新疆油田物联网建设工程、重点要害单位安全防范系统完善整合工程等多项油田公司级信息化建设及科技攻关项目,负责完成新疆油田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及日常管理。获全国优秀质量成果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局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2019-2020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安保防恐工作先进个人,2014-2016年度新疆油田公司学科技术带头人,2006、2011、2016年度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立即查看
张春荣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资深专家
张春荣先生是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大资管团队负责人,具有21年的咨询和实施项目经验,擅长银行金融市场交易管理、对公信贷管理、运营风险和自动化、全面风险管理、私人银行资产配置和保险规划、数据治理和数据可视化,同时还负责项目管理、项目监理、大型系统设计和实施工作。先后任职于普华永道、毕马威、毕博等国际著名管理咨询公司。
立即查看
吴於人
上海元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专家顾问
"吴於人,曾任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物理演示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教育技术硕士生导师。 1982年,从江西工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进入同济大学,任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物理演示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教育技术硕士生导师。2007年,创办上海市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并担任首任站长。2010年,从同济大学退休。2018年,联合同济大学十位教授、博士成立了“不刷题俱乐部”;4月,俱乐部更新抖音账号“不刷题”,探索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科普。2021年,逐渐走红抖音,成为百万粉丝熟悉的“科学姥姥”。是《大学物理——21世纪网络版系列教材》《工科大学物理网络课程》等教材的第一作者。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