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胜
东港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全身CT诊断,在微信视频号及公众号发布科普视频近千个、文章数十篇,或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丹东市优秀医师及青年岗位能手、丹东及东港市职工创新成果大赛一二三等奖、丹东市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等。
立即查看
王岩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龙江名医”称号获得者,黑龙江省教育厅“中青年骨干教师”,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擅长骨科常见病及各种疑难颈肩腰腿痛的诊治,同时在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及脊柱疾病微创治疗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发明多项新技术,获发明专利6项,荣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承担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保健委员会课题、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18.5.
立即查看
黄玲玲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黄玲玲,女,儿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血液肿瘤、风湿免疫、儿童癫痫、儿童罕见病。学会任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和保健分会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与保健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八届委员会血液青年学组委员;全科医生协会癫痫与神经调控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近两年参与的科普活动:①首届“闰笛杯”全国罕见病科普大赛;②第二届“闰笛杯”全国罕见病科普大赛;③2024年《罕见病叙事医学:爱,有力度》书籍稿件征集活动。 近5年学术文章: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SOCS3通过STAT3信号通路调节Treg细胞表达,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9;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次复发并发癫痫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癫痫杂志,2023;3例新生儿期起病的血友病A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报道,安徽医学,2024。
立即查看
王颖
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 副研究员
王颖,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东莞市特色人才第三类别,东莞智能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南方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多伦多大学博士后,自2021年12月起至今担任《中国材料科学进展》编委。主要从事于病理组织模型构建和器官芯片的研究工作,包括水凝胶、高分子聚合物等生物材料、血管化组织工程、药物筛选、微流控技术、生物3D打印等相关研究。
立即查看
贾晓玲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主任护师
自1992.8-至今在三甲医院从事临床肿瘤专业护理、科普及管理工作32余年;专业及特长:内科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血液肿瘤疾病患者的护理、老年病人的安宁照护等方面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国际EAP专员、高级心理咨询师; 荣誉:荣获院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9年荣获克拉玛依市首届“南丁格尔好护士”荣誉称号;
立即查看
夏丹
河北工业大学 副教授
夏丹、女、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启航A,天津市131第三层次人才。2015年获丹麦Aarhus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生物学上的应用;先进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学上的应用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参与研究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担任Front. Chem., J. Nanomater.期刊客座编辑,担任Biomaterials, Int. J. Biol. Macromol., Chem. Eng. J.等多个期刊审稿人,担任3M-NANO2023/ 2016/2018国际会议分会联合主席,申请发明专利6项,发表包括ACS Nnano, Biomaterials, Small等在内的SCI学术论文60余篇,H-index 26。
立即查看
贾真
海南省肿瘤医院 副主任医师
麻醉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海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副主任,从事临床麻醉工作20余年,具有门诊及日间手术麻醉工作的丰富经验,擅长危、急、重症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围术期疼痛治疗。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参与省级课题两项,近年来发表科普文章7篇,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
立即查看
谢茂彬
广州医科大学 教授
谢茂彬 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广东省杰青、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长期从事生物3D打印和生物墨水材料领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1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Review Bioengineering、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篇。3件专利转化公司。独立自主开发商业化体积生物打印机。
立即查看
黎纬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从事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及科研工作二十五年,主要研究方向为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各种疑难血液病具有较丰富的诊疗经验。作为注册医师于2005年参与中华慈善总会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GIPAP)计划等多项相关援助项目参与多项国内外慢粒相关临床研究及武汉协和医院国际标准化实验室的建立,主要负责湖北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诊治,先后管理数千例慢粒患者,有丰富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规范化诊治经验。 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主编或参编多部学术专著。曾获得: 2019年:湖北省70年优秀科普作品 2019年:湖北省70年优秀科普工作者 2021年:武汉市“最美志愿者” 2021年:武汉市岗位学雷锋标兵 2021年:协和医院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 2022年:江汉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202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科普)三等奖 2023年:首届湖北省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2023年:国家多部门联合举办的健康科普作品大赛(优秀奖) 2024年: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奖
立即查看
熊泽
上海科技大学 研究员
熊泽,现任上海科技大学无线与智能生物电子实验室主任,获得中国新锐科技人物、MINE优秀青年科学家、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iCANX Young Scientist Award Finalist、Swissnex Fellow等荣誉。主要致力于通过柔性生物电子技术赋能智能化诊疗和个人健康管理。
立即查看
李爱琳
辽宁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
曾深入研究胃癌分子分期的优化,以指导规范化疗;作为第一作者,在高水平 SCI 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荣获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和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资助;并作为参与者获得了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辽宁医学科技一等奖和沈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后于美国 MD Anderson 肿瘤中心进行肺癌免疫治疗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前研究,相关研究被 ACSO 大会收录,作为第一作者在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 SCI 文章,获得省级科研经费资助。
立即查看
杨达云
福建医科大学 副研究员
杨达云,男,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研究员,硕导,福建省高校杰青。发表SCI论文近30篇,获江苏省2020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19年,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团队参加教育部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获银奖。
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