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减肥 熬夜 健康真知
必要难度—— 阅读障碍者更容易成功?
来源:科学辟谣

流言:

       提到阅读障碍,也许你的脑海中也会浮现出那么一两张面孔:小时候总是读不顺课文的同学,或是经常把词语中文字顺序弄颠倒的朋友。有说法称,阅读障碍这更容易成功。

真相解读:

01

脑力劳动中的拦路虎——阅读障碍

       先来说说,这位留言的朋友所说的“容易读错字”是否就是阅读障碍呢?其实阅读障碍不是单纯的一两个独立的问题,大家可以先来做个测试,自查一下是否有以下表现:

1、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的字就忘记;

2、朗读时增字或减字;

3、朗读时不按字阅读,而是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阅读;

4、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笔少画;

5、阅读速度慢;

6、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

7、说作文可以,但写作文过于简单,内容枯燥;

8、经常搞混形近的字;

9、经常搞混音近的字。

65ce46.图虫创意

       如果你在阅读时经常出现上述表现中的4项以上,就要加以注意,最好去进行专门的阅读障碍诊断测验。 

       很多人的概念里,阅读障碍是一种稀有的、智力上的疾病。其实,阅读障碍的程度有的比较严重、有的比较轻微。阅读障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5%~17.5%的发生率;儿童青少年群体中,阅读障碍是最常见的学习困难现象之一,几乎每五个小孩中就有一个孩子患有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

       关于阅读障碍(dyslexia)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世纪末的英语国家,当时阅读障碍被称为“失读症”(alexia),是由神经学家通过临床症状描述和尸体解剖等方式,对因脑损伤而失去阅读或语言能力的成年人进行研究而发现的。

66499d.图虫创意

       1887年,医生发现一个叫伯西的男孩在阅读和书写方面有严重的困难,但其他能力都很正常。根据这一案例,德国的眼科医生Brelin首次引入“dyslexia即阅读障碍”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由于大脑疾病而导致阅读困难的患者。随后,dyslexia一词逐渐在欧美一些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的阅读障碍研究中被普遍采用。阅读障碍是一种特定形式的学习不能症,指个体无法精确流利地阅读文字。

02

必要难度——

阅读障碍者更容易成功?

       除了社交技能的优势,阅读障碍者也许还可以产生一种补偿性的竞争优势,这就需要从一个心理学经典实验说起。耶鲁大学教授肖恩·弗雷德里克(Shane Frederick)于2005年设计出一个测试,叫“认知反射测试”(Cognitive Reflection Test)。弗雷德里克教授在美国的一些大学开展了这套认知反射测试,结果发现,麻省理工大学学生的平均得分是2.18分,卡内基梅隆大学学生的平均得分是1.51分,哈佛大学则是1.43分。

665008.图虫创意

       在此之后,另一位心理学家亚当·奥尔特在普林斯顿大学重复了这一项实验。第一次测试的时候,学生的平均得分是1.9分。经过调整后,他们进行了第二次测试,这一次学生的平均得分是2.45分。这个分数可以说是有显著的提高了,甚至比麻省理工大学学生的平均分都要高。那么,心理学家做了哪些调整呢?

       很简单,第一次测试的时候,把问题正常打印出来;第二次测试的时候,把测试题的字体加斜,同时变成灰度字体,目的是为了让人不能一目十行,必须放慢速度才能把题目读完。换句话说,研究者给第二组被试增加了一些“阅读障碍”。这一小动作,心理学家称其为“必要难度”。研究者总结道:向人们展示不流畅的信息,有助于增加他们审慎思考的可能性。不流畅的感觉不再是一种不便或者烦恼,它成为一个重要的心理信号,告诉你要慢下来,要专注思考。由此可见,不流畅的阅读体验有时反而可以提升阅读效果。

65db33.图虫创意

       除了心理学家们的实验,在现实情况下,阅读障碍也很有可能会带来竞争优势。研究表明,阅读障碍者更有独立思考能力,更不容易屈从于同辈压力,这也许与阅读障碍者从小遭受到的同辈排斥有关,这种处境不利让TA们对环境压力产生了一种心理免疫机制。

       举个例子,宜家创始人坎普拉德就是一名阅读障碍症患者。1950年代中期,宜家因为低价销售家具,被瑞典的家具制造商联合起来抵制,大家都不愿意再给宜家做家具。结果作为创始人,坎普拉德直接在波兰建立了一个工厂。要知道,当时还是冷战的高峰期,波兰属于敌对的苏联阵营。坎普拉德的特立独行也许就部分来源于他应对阅读障碍的过程中磨砺出来的坚韧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阅读障碍带来的学习不顺利有时会带来补偿优势,但是切不可得出“阅读障碍患者更容易成功”的结论。阅读障碍究竟带来的是优势还是创伤,取决于个体的应对方式,有时还外加一些运气成分。

665829.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 Galaburda, A. M. ,  Sherman, G. F. ,  Rosen, G. D. ,  Aboitiz, F. , &  Geschwind, N. . (1985). Developmental dyslexia: four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cortical anomalies. Annals of Neurology, 18(2), 222-233.

[2] Wolf, M. , &  Bowers, P. G. . (1999). The double-deficit hypothesis for the developmental dyslexi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1(3), 415-438.

[3] Shaywitz, B. A. ,  Shaywitz, S. E. ,  Pugh, K. R. ,  Mencl, W. E. ,  Fulbright, R. K. , &  Skudlarski, P. , et al. (2002). Disruption of posterior brain systems for reading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Biological psychiatry, 52(2), 101.

1. Virginia E. Sturm, Ashlin R.K. Roy, Samir Datta, Cheng Wang, Isabel J. Sible, Sarah R. Holley, Christa Watson, Eleanor R. Palser, Nathaniel A. Morris, Giovanni Battistella, Esther Rah, Marita Meyer, Mikhail Pakvasa, Maria Luisa Mandelli, Jessica Deleon, Fumiko Hoeft, Eduardo Caverzasi, Zachary A. Miller, Kevin A. Shapiro, Robert Hendren, Bruce L. Miller, Maria Luisa Gorno-Tempini. Enhanced visceromotor emotional reactivity in dyslexia and its relation to salience network connectivity. Cortex, 2020; DOI: 10.1016/j.cortex.2020.10.022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所使用图片为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

所属分类:疾病防治 
辟谣
唐义诚 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复核
王 葵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时间:2021-05-27 18: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