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减肥 熬夜 健康真知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可别“好心办坏事”
来源: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 保护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不少人可能会“好心办坏事”。在日常生活中,究竟有哪些常见的环保误区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普部副主任陈永梅。

45BSlOWuOHOGE814NujDzMxSwg550setPman.jpg

保护环境(图片来源:韩苏原/中新网)

误区一:用纸袋代替塑料袋就是环保

大家都知道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于是很多人在买东西的时候会选择纸袋,甚至不少纸袋上还写着“绿色环保”的标语,但纸袋真的环保吗?陈永梅介绍说,普通塑料袋很难自然降解,被随意丢弃后对环境的危害很大,一般来说纸袋比塑料袋更容易回收利用,但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纸袋在生产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另外制作纸袋需要砍伐树木,大量使用纸袋还有可能对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陈永梅建议大家,日常购物时应该尽量选择可以循环利用的产品,比如布袋等。

误区二:维持原生态就是环保

有人认为,维持原生态就是环保,人类不应该对自然加以干涉。陈永梅表示,维持原生态侧重强调保持环境原有的风貌,比如我们在自然风景区旅游观光时不要随意丢弃垃圾等。但这并不是说要纯粹地保持原生态,在一定条件下,人类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沙漠等环境恶劣的地区,适度开发更有利于造福人类。不过,陈永梅强调,很多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其再生能力较弱,所以利用自然资源时一定不能过度。

误区三:不用电就是环保

很多人参加过“地球一小时”活动,该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指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当地时间20点30分,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于是有人不禁会问,不用电真的环保吗?陈永梅介绍,“地球一小时”活动侧重于唤起大家的环保意识,倡导一种健康环保的绿色生活,鼓励大家不要过度使用资源。但从整个国家的电能储备来看,如果所有人都在某个时间段不用电的话,其实会给电网带来很大的负荷,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实习生赵鹏)

采访专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普部副主任陈永梅

所属分类:能源环境 
辟谣
陈永梅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普部
复核
时间:2019-09-25 16: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