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今年4月23日,在黑龙江密山市一处废弃民宅内发现有老虎出现,初步判定为成年野生东北虎。近年来由于野生状态的东北虎数量稀少,这次“猛虎下山”虽然经历了伤人、扑车等一系列险情,全国人民对后来命名为“完达山一号”的这只东北虎还是抱持着高度的关注。5月18日,“完达山”一号在经检测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被放归大自然,重回山林。有些人觉得,野生虎来到人类的活动区域与人狭路相逢,说明野外老虎数量增加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好了。
真相解读:
今年4月23日,在黑龙江密山市一处废弃民宅内发现有老虎出现,初步判定为成年野生东北虎。近年来由于野生状态的东北虎数量稀少,这次“猛虎下山”虽然经历了伤人、扑车等一系列险情,全国人民对后来命名为“完达山一号”的这只东北虎还是抱持着高度的关注。5月18日,“完达山”一号在经检测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被放归大自然,重回山林。
图来自新浪微博
无独有偶,就在昨天又有老虎登上热搜。但跟上面有惊无险、还算皆大欢喜的结局不同,这次却是一场悲剧。
图来自新浪微博
无论是对放虎归山的兽中之王寄予美好祝愿,还是对伤人老虎被击毙的惋惜和哀叹,很多人都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和思考。动物园里的老虎也罢,野外生存的老虎也好,在猛兽面前,我们人类应该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
01
野生东北虎难得一见
全国只有十余只
说到老虎大家都不陌生,很多动物园里都见得到,但野生的老虎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是及其稀罕的,因为虎的种群数量已经非常低。目前,全球虎的总数量估计也就是3000多只,而且大部分分布在印度及东南亚地区,而在东亚地区虎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了。在我国,华南虎已经野外灭绝,东北虎种群也仅剩下几十只虎苟延残喘,西南边境地区偶尔有发现孟加拉虎和印支虎的消息传出。
曾几何时,我国也是一个虎之大国,可能拥有最多的虎亚种和种群,曾经分布在我国境内的虎就有东北虎、华南虎、新疆虎、孟加拉虎、印支虎。可能有小伙伴会问了:为什么有这么多种老虎呢?这里就和大家解释一下,分类学是一门研究生物间亲缘关系的学科,在分类学上,最小的单位是“种”,比如虎,就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下的一个物种。但是一些物种由于分布范围较广,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绝,形成了不同的种群,这些种群在数万乃至数十万年间与其他种群没有过基因交流,就会产生一些和其他种群不同的特征,并且遗传下去。比如,东北虎体重可以超过300千克,而苏门答腊虎体重仅100多千克。但是不同亚种之间的差异并不足以将其划分为单独的种,所以不管是东北虎亦或是华南虎、孟加拉虎,它们都属于一个物种。
图虫创意
02
虎丁兴旺的盛景
一去不复返
我国境内自古就生活着大量的虎,有学者估算,在宋代我国虎的总数可能接近10万只,且遍布于我国境内大部分地区。然而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森林面积逐渐萎缩,导致虎的栖息地也变得越来越小。到了明清,数量就已经大幅减少,而且与人的冲突也越来越频繁,比如我们在水浒传中看到的县令悬赏打虎、武松打虎、李逵打虎等桥段,其实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真实写照。
人类社会要发展,免不了“开拓荒地”,或是作为农田种植农作物称为农村,或是建上房子变为城市,这些都是我们人类的家园,而野生动物也需要家,也需要生存的空间,而它们的家正是我们眼中的那些待垦的荒地。曾经虎、豹、豺、狼等大型食肉动物被认为是“害兽”,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进行过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以至于这四种食肉动物在我国东部地区基本“绝迹”,虎也只在东北和西南边境地区有零星种群存在。
图虫创意
然而动物园内豢养的虎种群却是不少,甚至比全世界野生老虎总数都要多。由于虎这种顶级食肉动物在幼年需要跟随母兽学习捕猎技巧,圈养的老虎显然没有这种机会,也就导致圈养老虎几乎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至少在现阶段,圈养虎无法对野生虎的种群数量进行补充,只能作为我们的观赏动物存在罢了。
03
猛虎下山无需盲目乐观
背后原因存在多种可能
原本各自安好,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当平静打破,野生虎来到人类的活动区域与人狭路相逢,有些人觉得这说明野外老虎数量增加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好了。其实这个问题十分复杂,存在着很多种可能:
1. 离开母亲独立生活的年轻虎,幼虎成年以后会离开母虎,寻找并建立自己的领地。
2. 成年虎之间为争夺领地发生打斗,失败的一方被驱逐,需要寻找新的领地。
图虫创意
3. 虎领地内的大型食草动物数量过少,无法保证虎的日常捕猎需求,会向领地四周探索新的食物来源。
4. 由于人类活动过于频繁,虎放弃原有领地,寻找新的领地。
根据完达山一号的身体状况,有人认为它应该是一只开拓自己领地的年轻雄虎,由于俄罗斯境内野生虎数量较多,而我国近年来进行的生态保护工作效果显著,才引来了老虎。虽然俄罗斯境内近年来虎种群的数量略微有所上升,但总数也不过100头左右的样子,而作为顶级掠食动物的虎繁殖速度很慢,至少近几十年内不会有保护级别上调的可能。目前,如果遇到猛兽进入村庄等人类活动区,大多数处理方式是将其抓捕,并寻找安全区域放归自然。
图虫创意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所使用图片为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