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会破坏人的自身免疫系统?
来源:科学辟谣

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部分人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会有疑虑,其中一种常见的误解是“打疫苗会破坏人的自身免疫系统”。

然而,科学研究和临床数据表明,打疫苗不仅不会破坏免疫系统,反而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59bf51.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疫苗的基本原理是模拟感染。疫苗通过引入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如病毒或细菌)或其部分组分(如蛋白质或糖类),模拟真实的感染过程。这一过程不会引起真正的疾病,但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接种疫苗后,免疫系统会“记住”这些病原体或其组分。当真正的病原体再次入侵时,免疫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并消灭它们,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大多数疫苗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安全性评估,确保它们在广泛使用之前是安全有效的。常见的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和暂时的,如疼痛、红肿硬结或全身轻微发热。

常见的疫苗类型有以下几种:

灭活疫苗: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具有感染性的病毒杀死但同时保持其抗原颗粒的完整性,使其失去致病力而保留抗原性,例如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指病原体经过各种处理后,使其发生变异,毒性减弱甚至无毒性,保留其免疫原性,接种到机体后,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病原体可以在机体内诱导免疫反应,达到获得免疫保护的作用,例如麻腮风(MMR)疫苗。

亚单位疫苗:基于已发布的病毒基因序列,将病毒目的抗原基因通过重组的方式构建在表达载体上,再转化到细菌、酵母、哺乳动物或昆虫细胞中,诱导表达出抗原蛋白,最后纯化后制成疫苗,例如乙肝疫苗。

核酸疫苗:这些疫苗通过将编码抗原蛋白接种到宿主,在体内细胞利用遗传物质合成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例如mRNA新冠病毒疫苗。

病毒样颗粒疫苗通过基因技术将表达抗原蛋白的基因“移植”到其他病毒上进行培养,让新的病毒产生病毒的抗原蛋白,例如HPV疫苗。

疫苗通过帮助机体建立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记忆,增强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这种增强并不会削弱免疫系统对其他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广泛的疫苗接种有助于建立群体免疫,阻止疾病的传播。这不仅保护了接种者,也保护了那些因健康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

极少数情况下,疫苗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但这些情况极为罕见,且通常与个体的特殊健康状况有关。

全球公共卫生机构和科学家一致认为,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公共卫生工具,其益处远远超过潜在风险。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也证实,疫苗是预防传染病、保护公众健康的关键措施。理解疫苗的科学原理,信任科学和医学专业意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策划制作

作者丨石见逸 武汉大学学士,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朱玲 重庆市南岸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丨甄曦

审校丨徐来 林林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所使用图片为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

所属分类:疾病防治 
辟谣
石见逸 武汉大学学士,科普创作者
复核
朱玲 重庆市南岸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时间:2025-07-15 10: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