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减肥 熬夜 健康真知
因为口臭而发愁?我们准备了这份指南
来源:蝌蚪五线谱

口臭多少是个有点尴尬的事儿。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口臭,不敢开口说话,甚至不好意思去咨询医生;也有一些人,“口气”甚大而不自知,出言提醒一下吧,又担心伤了和气……

20190830093842_293dea.jpg

说到底,口臭也是一种疾病,无非包括四个方面:发病率、病因、诊断和治疗。

咱们先来看看发病率。

巴西、丹麦、美国的学者,进行过一项联合研究,对现有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计算口臭的平均发病率。结果是多少呢?31.8%。

中国的学者,则进行过一项比较“另类”的研究。首先找到那些自认为口臭的患者,接着对他们进行仔细检查。结果显示,这其中只有60%的人真的有口臭。

即是说平均而言,每十个人里,有五个人觉得自己口臭,但是真正存在口腔异味的,只有三个

之所以如此,跟口臭的发病原因有关。

口臭可以分为两类:假的和真的。假性口臭也叫口臭恐惧症(helitophbia),患者老觉得自己口腔有异味,去医院查,却什么都查不出来,属于精神性疾病。真性口臭又包括一过性的和持续存在的。前者很容易理解,都吃过大蒜吧?后者才是我们今天要聊的,关于它有一种很常见的说法,“口臭是因为肠胃不好”。

这种说法乍一看有点道理,肠胃不好可能会把消化道深处的食物、气味带到口腔里。

实际上并非如此。

人类的消化系统,分工非常明确,嘴巴负责搅碎,食管充当通道,胃进行磨合,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为胃主要负责磨合,通过蠕动、挤压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所以,在胃和食管之间,存在着肌肉,像阀门一样,阻止胃内的食物、气味往上跑。要是没有它,胃一挤压,食物就从食道跑出去了……

绝大多数口臭,跟口腔内的细菌有关。口腔可谓是细菌的温床,气温合适,酸碱度合适,到处都是食物——食物残渣、脱落的口腔上皮。食物残渣和口腔上皮细胞都包含有机物质,比如蛋白质,在细菌的作用下,蛋白质发生分解,会形成硫化氢等臭味物质。这些物质挥发出来、进入空气乃至别人的鼻子,便形成了口臭。

20190830093842_2abdf7.jpg

口腔细菌(图片来源:mayoclinic)

其他原因也有一些,比如胃癌、肠梗阻、食管炎症等,不过非常少见,而且往往伴随其他症状。

那么,怎么诊断口臭呢?

好多人会两手聚拢、往手心哈气,闻闻有没有味道。这种做法存在两个缺点:首先,引起口臭的细菌往往赖在口腔后部,相应的硫化氢等臭味物质,也聚集在口腔后方,哈一口气,未必能带出;其次,真的患有口臭,可能会习惯口臭的味道,即使反复嗅闻,也不觉有异

正确的做法是排除干扰、求助医生,提前一天控制饮食,不吃大蒜等具有气味的食物,尽量剔除与疾病无关的因素;医生可以通过嗅闻,主观判断口臭是否存在、程度如何,也可以进行硫化物检测、细菌培养,更客观一些,不过一般没这个必要。

如果真的想自我检查,可以准备一个纸袋罩住嘴巴,深呼吸数次,请朋友帮忙嗅闻袋内的味道,大致评估一下自己的情况。

最后是最重要的,怎么治疗呢?

既然口臭是由细菌引起的,那么,能消除细菌的治疗方案才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第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细菌失控,除了产生出臭味以外,还会导致口腔炎症,所以,牙周炎和口臭往往相伴而生。反过来说,治好了牙周炎,口臭通常也就好了。

第二,注意口腔清洁,饭后漱口、正确刷牙,尤其不要忘记刷舌头,既能减少食物残渣也能扫除细菌斑

第三,对牙齿好一点,定期洗牙,如果为难的话,起码把烟戒掉——烟草燃烧的过程,会产生高温和一氧化碳,损伤口腔细胞,降低它们抵御细菌的能力。

20190830093843_31bbf8.jpg

做好口腔保健是预防口臭的关键(图片来源:浙江新闻)

网上有许多治疗口臭的“小偏方”,细数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要么鼓励吃素,要么用芳香味物质漱口,要么推荐某些饮品,比如茶。素食中也存在蛋白质,一样可以成为细菌的养料芳香味物质,只能暂时遮掩臭味,不能祛除臭味;至于茶,有学者发现茶多酚可以减少硫化物,但是存在时间限制——20分钟,硫化物有一半消失,但很快会恢复。

真想立刻好起来,也不是没有办法。研究显示,口香糖可以刺激唾液分泌,而唾液是口腔的天然清洁剂;此外,可以试试含有二氧化氯和锌盐的漱口水,它们可以与硫化物结合,减少其挥发性。虽然硫化物还是在,却不能跑到空气中,不能跑到空气中,别人也就闻不到了。

总之,口臭很常见,也很容易治疗,没有必要为这个事儿而焦虑。

-------------------------------

参考文献

[1]王琳, 杨小竺, 胡德渝. 黄芩与茶多酚除口臭的实验研究[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6(03): 149–152. 

[2]SILVA M F, LEITE F R M, FERREIRA L B, 等. Estimated prevalence of halit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regression analysis[J]. 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 2018, 22(1): 47–55. 

[3]AYLIKCI B U, ÇOLAK H. Halitosis: From diagnosis to management[J].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3, 4(1): 14–23. 

[4]DU M, LI L, JIANG H, 等. Prevalence and relevant factors of halitosis in Chinese subjects: a clinical research[J]. BMC Oral Health, 2019, 19.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ditor@kedo.gov.cn。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所属分类:疾病防治 
辟谣
复核
时间:2019-08-30 09: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