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
有自媒体发布题为《糖尿病有救了!这个秘方不仅急降血糖,还能降血压、防心梗》的文章,称一位55岁的老人经常感觉口渴,总想多喝水,刚吃过饭又马上觉得饿,还常出现脚抽筋、身体出冷汗等症状。于是到医院做全身检查,医生诊断为糖尿病,有时血糖高达25。坚持吃药病情没有加重,但仍然没有得到太大改善。后来获得一偏方——青柠檬炖鸡,血糖下降,之后十多年糖尿病没有复发过。
报道中还称,除了食疗,还可以配合按摩来降血糖。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会长程凯认为,“穴药同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百药箱,里面装的药就是穴位。糖尿病也有其对应的“药之穴位”。
辟谣: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健康类文章铺天盖地向老百姓席卷而来,而对于没有医学基础的老百姓来说,似乎每篇文章说的都有道理,难以判断文章中说的是“真知”还是“谣言”。
“谣言文章”常具备以下几个共性:
1、标题迎合百姓心理,简单“秘方”治“难病”。
这类文章中提到的病症往往是难以根治的、长期的、慢性的、发病人群广泛的,而所提出的治疗或保健方法又很简便“神效”,比如生吃茄子、喝绿豆水等,非常符合“市场”需求,容易被广泛传播。
该篇文章的题目“糖尿病有救了!这个秘方不仅急降血糖,还能降血压、防心梗”就十分符合“谣言文章”的标题特征。
糖尿病是渐进性的、慢性的、终身性的疾病,一旦确诊,需要综合药物、饮食、运动等多维度治疗,于是百姓就会寻求糖尿病的终结“秘方”,而使得这些文章广泛传播。
2、专业内容阐述混乱,案例夸张。
谣言文章一般缺乏专业性,对疾病往往不能正确或者明确阐述,案例也很夸张。
该篇文章中提到的患者55岁,血糖25,就医诊断为糖尿病,治疗为口服药物,但无效。一是没有提到血糖度量单位,二是未提到是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值,三是未明确是何种类型糖尿病,口服何种药物无效。
首先临床中糖尿病的诊断为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6.1mmol/L,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7.9mmol/L即可确诊。并且医生会明确是属于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口服降糖药无效,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相对不足,临床90%都是2型糖尿病,首选口服药物治疗。
所以,文中案例患者如此高的血糖值(25),已经属于严重糖尿病,临床中很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症状,或者其他并发症,所以有明显夸张之嫌,并且混淆糖尿病的分型和治疗方式,误导读者。
3、断章取义专家言论,真假难辨。
为了增强文章的可信度,“谣言文章”常融入一些专家的言论,但往往是断章取义,使其说法真假难辨。
专家程凯所提到的“药穴同源”理论,是指中医在治疗疾病中,中药的处方跟穴位处方具有类比性。而并非指的穴位与西药同源,用了穴位就可以取代西药、不用西药了。这是明显的偷梁换柱,以偏概全。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变轻重程度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
我们在针灸临床中,调整血糖需要辨证选穴,常用然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而根据不同的“三多”症状,可以选择以下穴位相配:
上消多饮,与肺阴不足、肺热有关,上消、中消所选腧穴不准确,鱼际和内庭均有清热作用,无养阴滋阴作用。
下消多尿,与肾阴不足、肾虚有关,针灸常用关元穴以滋阴固肾。不主张单个腧穴介入糖尿病治疗,因为单个穴没明显作用,应该根据不同病情开具腧穴配方。
辟谣专家:程凯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复核专家:程海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教授
出品人:科普中国-科学辟谣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所使用图片为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