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常见误区。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米粒外表面的糊粉层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这些营养物质(尤其是 B 族维生素)很容易溶于水。在反复用水淘洗的过程中,米粒表面的 B 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烟酸等的损失较多。且随着淘米次数、浸泡时间的延长、淘米水温度的升高,营养素的丢失也会增加。很多人会担心大米的卫生情况。实际上,在超市购买的大米制品都已经去除了灰尘和沙子。根据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GB/T 1354-2018《大米》,无论是普通大米还是优质大米,其无机杂质含量的限量均为≤0.02%。这意味着在100克优质大米中,无机杂质的含量不得超过0.02克。这一标准适用于籼米、粳米、籼糯米、粳糯米等各类大米,并且在优质大米的分级(一级、二级、三级)中均保持一致。
也就是说,我们从超市、粮油店购买的大米已经没有什么杂质了,在烹饪的过程中不需要再反复淘洗。综上,淘米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建议不超过3次,并且不要用流水冲洗或开水烫洗,更不要用力搓洗,只需要轻柔地淘洗 1~2 次,冲干净米上的尘埃即可。
策划制作
作者丨豆丁 北京林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
审核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
责编丨钟艳平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所使用图片为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