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说法过于悲观,但现实的确不容乐观。
《2025年全球临界点报告》近日警告,地球正逼近首个危险的气候临界点——全球珊瑚礁系统面临“大规模死亡”且难以恢复的威胁,多个关键气候系统的稳定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气候“临界点”这一概念,最早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它指的是地球气候系统中一些尤为关键的“门槛”,这个门槛本身是一个从低到高的阈值范围。
当气候变化达到这个范围的低端时,整个气候系统或其组成部分(如生物圈、冰雪圈)发生大规模、突然且难以逆转的改变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而一旦达到这个范围的高端,气候系统就可能像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失控地滑向不可逆转的境地,直到最终稳定在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状态。即便日后全球温度有所下降,被触发的临界点也常常使系统无法回到原来的样子。
目前,科学界已识别出 16 个重要的气候临界点,例如格陵兰冰盖崩塌、亚马孙雨林退化、永久冻土解冻、珊瑚礁大规模白化等。这些临界点被触发的可能性,与全球气温上升的幅度紧密相关。
16 个重要的气候临界点,其中有 6 个已在可能被触发的危险地带(< 2℃ )
其中,热带珊瑚礁的热临界点中心估计为 1.2℃,范围在 1℃ 至 1.5℃ 之间。而当前全球气温已上升约 1.4℃,这意味着地球实际升温已超过该临界点的中心估计值。即便在最乐观的全球变暖情景下,热带珊瑚礁也几乎注定会越过临界点,面临大范围退化和不可逆的损失。
更可怕的是,气候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就像一排立着的多米诺骨牌,一个“临界点”被触发,就相当于推倒了第一块牌。这块牌倒下时,还会撞倒第二块、第三块,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具体来说,如果全球变暖持续加剧,触及热带珊瑚礁气候临界点的阈值上限,这种气候系统的剧变会通过大气和海洋环流传递,还可能加剧全球变暖,进一步升高其他临界点被触发的风险。
最令科学家们最担忧的是,这种连锁反应可能会危及一个至关重要的“地球空调”——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这个巨大的海洋环流负责调节全球热量,一旦它被推倒(崩溃),全球气候将陷入极度混乱。
策划制作
审核丨魏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丨张林林
审校丨徐来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所使用图片为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